“蝴蝶效應”顯現了。年初由大洋彼岸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直至全球金融危機,如今一波接著一波正沖擊寧波大地。而作為金融業的新面龐——私人銀行,則看到了商機,年底加緊腳步叩門寧波。 擴張腳步接踵而至 一個月前,位于農行寧波市分行大廈2樓的私人銀行,悄無聲息地試營業。昨天,寧波市農行個人金融部總經理陸建范對記者說,“因為私人銀行的客戶本身需要私密性,所以極其低調開張”。而中行寧波市分行的私人銀行在本市幾大媒體做了一番廣告“轟炸”后,昨天卻高調面世。市中行人士稱,“因為私人銀行是金融風暴陰影下較為安全的投資‘避風港’,高調點也無妨”。 無獨有偶。據工行寧波市分行營業部書記陸信業透露,“市工行正在江北老外灘區域加緊籌建私人銀行,最遲明年初便能推出私人銀行”。建行、交行在甬也正加緊籌建私人銀行。中信銀行寧波分行利用現有財富管理中心團隊,準備再爭取升級試點私人銀行業務。外資銀行更是動作不斷,匯豐銀行的私人銀行將落子寧波。緊接著,恒生銀行也宣布有意在甬啟動私人銀行業務…… 旨在搶占理財制高點 事實上,隨著今年貨幣政策“一波三折”的變化,存貸差不斷縮減,信貸業務能帶來的利息收入已經有限。為高端客戶理財的私人銀行業務,便成為各家銀行著力開拓的增收領域。 據記者了解,在甬試點的私人銀行業務“門檻”大都定在800萬元人民幣或100萬美元左右。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在甬超過800萬元人民幣或100萬美元左右資產的人士超過1萬戶以上。在境外開設離岸賬戶的數量也有3萬戶以上,多數為外貿公司和個人,20%以上存款有幾萬美元至幾百萬美元。而這些人,就是私人銀行重點服務對象”。 “理由很簡單,這些個人資產達到百萬美元以上客戶,為銀行提供著最大的利潤來源,即所謂的‘二八’律——20%的客戶為銀行帶來80%的利潤。”據透露,私人銀行業務大部分屬于中間業務領域,其利潤率遠高于傳統業務。有關資料的統計分析,在歐洲私人銀行業務平均利潤率高達30%,其年均盈利增長率更達到了12%-15%。在寧波,盡管私人銀行剛試點露面,但潛力驚人。種種跡象表明,隨著各家銀行跑馬圈地,在甬私人銀行業務的競爭明年將更趨激烈。 “財富管家”打理諸多事宜 “不怕我們做不到,就怕客戶想不到。”在農行陸建范看來,私人銀行無疑是處于金字塔上端的理財服務。 據介紹,目前私人銀行業務已涉及的范圍不僅包括家庭賬戶管理、私募基金創設、私人節稅顧問、遺產管理、繼承人國際教育安排、私人醫療支持等,更重要的是通過專家團隊的后臺運作,為客戶度身定制出可以符合其需要、滿足其要求的金融產品。比如針對客戶子女的國際教育,提供留學服務,甚至可幫客戶參與藝術品收藏、古董收藏、競拍交易等。 “私人銀行逐步向管家式服務發展,只要客戶提出要求,私人銀行盡全力去滿足。比如在我們提供的一些增值服務中,私人醫療支持服務很實用。如果客戶有需要,我們會給他安排北京協和醫院、上海華山醫院、瑞金醫院等全國最權威的專家門診。”陸建范說。 據記者了解,目前市農行、市中行等開辦私人銀行的服務隊伍中,毫無例外地選用了“資深理財經理+專家團隊”的服務模式。負責私人銀行客戶的財富顧問通過層層挑選,均具有CFP(國際金融理財師)或AFP(金融理財師)資格。還特聘來自證券、基金、保險、外匯、信托、投行、法律等多個領域的專家。 對銀行而言,目前一些高端財富市場還未被開墾,發展私人銀行業務是必然選擇。然而,將自己的資產全部交由私人銀行來管理運作,對多數寧波市民而言,仍是件新鮮事。(記者 陳旭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