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法案旨在幫助臺灣本地銀行在快速增長的大陸市場拓展業務,并為數十萬在大陸工作和經商的臺灣居民提供服務。該法案的出臺是臺灣現執政黨民進黨在3月22日總統大選前放松臺灣本地企業赴大陸投資法規的最新舉動。
臺灣行政院上周宣布,臺灣企業赴大陸投資額上限將由現行的企業資產凈值40%調整為企業合并資產凈值的40%。
上述消息發布后,臺灣證交所金融分類指數收盤上漲0.9%,臺灣加權指數收盤上漲0.6%。
臺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Financial Supervisory Commission, 簡稱: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鐘慧貞在行政院每周例會后的新聞發布會上稱,臺灣政府了解臺灣本地銀行希望能在客戶所在地開展業務的愿望。
鐘慧貞稱,臺灣本地銀行赴大陸的任何投資都需要臺灣、中國大陸與臺灣銀行海外分支所在地的監管當局的通力合作;金管會已與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就兩岸投資的相關監管措施達成協議,但她拒絕透露詳細情況。
她表示,金管會將于一周內完成對相關法規的修改,之后臺灣本地銀行即可申請赴大陸投資。
鐘慧貞稱,臺灣行政院周三還批準放松了對臺灣本地銀行向在大陸經商的臺灣居民提供信貸服務的監管法規;臺灣本地銀行的離岸銀行業子公司與海外分支將能夠在不要求提供抵押品的情況下向在大陸運營的臺灣公司提供貸款。
]]>目前國內A股指數處于高位,不少投資者開始選擇將部分資金配置到國外市場以分散風險。由于港股直通車尚未正式啟動,購買QDII產品成為內地投資者目前唯一的海外投資方式。“中銀新興市場”作為新款代客境外理財產品,保持中行以往QDII產品的特色:組合投資(境外開放式股票基金與債券投資相搭配);開放式交易,每日提供申購與贖回;投資于境外,但產品不含匯率風險。該產品選取具有高增長潛力的,包括中國、俄羅斯、印度與巴西等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股票基金作為投資對象。在過去5年中,中國國企股指數、印度孟買SENSEX30指數、俄羅斯RTS指數、巴西圣保羅交易所指數分別上升488.3%、322.6%、639.1%和227.6%。國內投資者可以通過“中銀新興市場”產品分享全球主要新興市場高速增長的成果。
“中銀新興市場”通過將新興市場股票基金與香港H股基金搭配,獲取中國與其他全球新興市場的高速增長收益,并將股票基金的投資比例上限提高為85%,體現出偏股型基金的特點。
]]>計劃不夠周密
雖然從1120萬港元的投資性凈資產中拿出215萬港元,對周先生來說是小菜一碟,但他希望能通過調整現有投資組合,用最小的代價為兒女備好兩份“禮物”,同時兼顧自己和太太13年后的退休生活。于是在朋友推薦下,他咨詢了香港嘉德理財公司的一位私人理財顧問。
女兒明年就要出嫁了,周先生打算資助購屋首期款約80萬港元。兒子今年剛考上大學,四年的學費(約15萬港元)連生活費(約40萬港元)約55萬港元;國外留學是必不可少的,兩年的學費(約30萬港元)連生活費(約50萬港元)要80萬港元。
這樣在未來六年內,周先生需要為一對兒女準備215萬港元。周先生現有450萬港元存款和580萬港元房屋貸款,是用存款還了大部分房貸,節省下房貸按揭利息(2.4%),然后用月薪8萬港元慢慢積累子女的費用;還是不還房貸,將存款用于其他投資,獲得資本增值,到期用于兒女費用。周先生猶豫不決。
在為兒女需求作財務規劃的同時,周先生也想到了自己和太太的退休生活。周先生擁有二套自住房和三套出租房,三套出租房產的租金達到了每月5.4萬港元,支付退休后每月開支和旅游費用5萬港元后,還略有盈余。周先生計劃退休后只留一套房自住,這樣又可以增加一處房產租金收入。
按照周先生自己設計的個人理財規劃,一個無憂的退休生活和慈父愿望的實現應該沒有問題。但嘉德理財的理財師仔細分析了周先生的財務狀況后,指出他的理財規劃絕非無懈可擊。
首先,最近十多年來,香港物業和股票市場大幅縮水,前幾年購入的高價物業目前大多縮水了三分之一。一旦房產急需變現,就會馬上遭遇資產損失。
其次,股票和房產投資比重過大,占整個資產的77.2%,風險較大,尤其不適合周先生這樣有較大兒女養育負擔和即將到來的退休壓力的中老年人。
合理避稅
周先生需要調整資產以獲得更安全的資產增值。
嘉德理財師的第一個建議就是合理規避稅收。和內地不同,香港有著名目繁多的稅種,和個人資產相關的稅就有遺產稅、房產交易增值稅、股息稅,其中遺產稅高達15%。以周先生目前的資產,過世時就要扣掉300萬港元的稅收。愛子心切的周先生自然希望能為子女留下更多的財產。
目前合理規避稅收的辦法就是資產離岸信托,它獨立于所有其他資產,不受任何因素——如破產清償,遺產分割等影響,也就是說可以免征遺產稅。一般在香港通過理財公司投資環球基金組合就可以實現離岸信托。
當然理財師并不是想讓周先生將房產全部變現轉做金融投資。因為房產縮水三分之一并不是一個好的退出點,同時房產還可以在退休后帶來穩定的租金收入,只是周先生的房產比重過大,因此建議不將銀行存款償還貸款,而是去做環球基金投資,以減少房產比重、風險和將來的遺產稅收。而且目前香港樓宇按揭利率僅比同期銀行存款利率高少許,如悉數還款,便喪失投資環球股票市場回報的機會成本。再則周先生也可用將來公司發放的退休金來還貸。退休后,周先生也應該尋找好的時機,退出部分房地產市場,以減少遺產稅。
全球投資
具體而言,現有的450萬港元定期存款,周先生可先將80萬港元購買環球均衡增長基金,此基金主要投資于環球股票及債券,年回報率約14%,一年后贖回套現,作為女兒購屋首期之用。教育資金重在保本,最好預留135萬港元給兒子讀書。在減除留作兒女所需金額后,周先生現可動用的現金約為235萬港元,其中150萬港元用作投資,余下的85萬港元則可放進銀行以備不時之需。
投資環球基金不單單是為了規避稅收,也為了獲得更加穩定的高收益。在理財師看來,最佳的投資組合是把一部分資金投資于全球范圍內表現穩定的優秀基金,來獲取長期的資產增值和收益,而另一部分則在國內尋求快速增長的機會。
如果缺乏全球性投資眼光,則可以委托理財公司給出的環球基金投資組合。這種組合不只是投資在一個地區、一個國家,也不單單投資在一個行業或一個投資品種上,因此很好的規避了風險。而且通過環球基金,可以間接進入國際性市場,分享全球經濟增長帶來的收益。最大的優勢還在于專業理財,節省了時間成本。周先生本身作為貿易公司的高級總裁,時間成本的代價是巨大的。
理財師最后就150萬港元給出了這樣的投資組合:10%資金投資期貨對沖基金、30%投資亞洲債券、20%投資醫療保健市場基金、20%投資高息股票基金,另外20%投資互惠基金。該投資組合的預期年收益率9%~13%。在香港及境外,基金普遍用于長線投資而非短線操作,周先生13年后退休,所以以13年回報計算復利,收益相當可觀。
]]>老先生的要求是這樣的:
1、現任妻子可以定期獲得數目不匪的生活費,以維持她的高尚生活水準。但條件是她不可以與別的男人發生戀愛關系,同居,或結婚。
2、現任妻子去世后老先生的所剩財產一半給兒子,另一半給孫子。
3、如果兒媳與兒子離婚,兒媳不可以享有他贈與兒子的財產。
4、在他去世后,受益人只能知道與己有關的那一部分,即:妻子不會知道老先生對別人的贈與。兒媳也不會知道老先生的安排等等。
老先生的想法很難通過普通的遺囑來實現。
第一,遺囑是需要當著所有的當事人公開宣讀。
第二,遺囑側重于財產的分配,卻很難達到老先生對身后事的長期控制愿望。
最后,在這位專業理財師建議下,這位老先生通過一個離岸信托的方式,使自己的意愿得到妥善安排。
信托是英美法律制度下特有的一種法律關系。其主要的作用在于確保私人的財產能順利傳給指定受益人。原財產所有人(信托人)將財產的所有權轉移給 受托人(通常是國際大型的信托公司),在信托人生前通過信托公司來掌控財產(資產可轉進或轉出信托), 在信托人去世后,受托人依信托契約對財產進行控制或分配。在上述的例子里,老先生的所有愿望都可以寫入信托契約,由受托人在老先生去世后執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