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以后的發展趨勢一覽
1企業積極打造自主品牌
在跨境電商快速發展的今天,品牌建設已經成為跨境電商的重要策略。傳統制造企業為海外知名品牌做代工,只能賺取微薄的利潤,而在傳統零售時代想要建立自己的品牌,是非常耗時和耗費資源的。鋪貨成本高、信息反饋慢都是傳統制造企業建立品牌的弱點。但在互聯網高速發展背景下,企業利用互聯網思維和大數據方式進行產品的升級、推廣將為品牌建設創造更多優勢。同時,跨境電商平臺及相關政策都在鼓勵、引導中國跨境電商品牌走出去。杭州、義烏等地政府為銷售自主品牌的企業提供資金扶持;亞馬遜等跨境電商平臺則一直高度重視中國品牌出海,擴大商家注冊地區范圍,為中國跨境電商出海提供了更多便利。
2科技進步助力用戶消費體驗升級
近幾年,人工智能技術不斷成熟,數據和商業邏輯在跨境電商領域深度結合,跨境電商平臺運作效率得以提升。另一方面,VR、AR等技術的蓬勃發展帶動相關產品的更新、升級,極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改善了消費者購買體驗。科技的進步將繼續優化用戶的消費體驗。
3跨境電商市場更加廣闊
當前,中國作為世界的工廠,具有全球最完備的工業體系,短期內中國制造的地位難以撼動,中國跨境電商主營的“中國制造”在全球范圍內仍具有相對優勢。同時,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和中國經濟的崛起,中國跨境電商將服務整個“地球村”,以嶄新姿態容納全球70億消費者。許多電商將觸角伸至印度、中東、非洲等地,這些地區未來電商市場的發展必然會刺激居民消費需求增長,從而為中國跨境商家提供更廣闊的市場。
4分布式商業模式開始崛起
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催生了分布式商業模式。分布式商業模式是在互聯網商業模式基礎上的深化。互聯網商業模式基于一個巨大流量的網絡平臺形成網狀利益體系,如Facebook、微信、支付寶、百度等,控制著海量的用戶數據和產業鏈關系,中心化程度高,具有極強的壟斷性質。互聯網商業模式既不利于市場競爭,也無法避免信息泄露或安全事故導致的嚴重后果。而分布式商業模式則解決了這些問題,信息對稱、公開透明,符合市場規律,促進市場機制的發揮。社交媒體的推廣,視頻和文章背后的推廣鏈接,網絡紅人或者名人代言使用的產品等等,都是分布式商業模式的應用。消費用戶并未在亞馬遜或EBay等電商平臺上搜索商品,但實際上還是在此類電商平臺上完成購物的。分布式商業模式崛起是一種全新的趨勢,也是跨境電商發展的重大趨勢之一。
5知識產權歸屬關乎事業成敗
跨境電商在進入海外市場前,必須修完所在國法務、稅務、知識產權等“政策法規必修課”,一旦違反當地的法律法規可能會給賣家帶來巨大損失。近幾年,中國公民在美國的專利注冊量不斷增加,且美國專利商標局自2018年1月16日起將專利申請費用上調33%。跨境電商應如何面對知識產權領域的變化?
首先,跨境電商應正視知識產權的重要性,提升知識產權意識,了解知識產權的規則,才能在平臺上站穩腳跟。
再者,專利、商標要及時以個人名義或通過公司申請專利權和商標權,盡早申請、把握住主動權才是關鍵。
最后,企業應雇傭專職人員管理知識產權,將“專利”化為“紅利”,將“知產”變成“資產”,充分發揮知識產權的價值。
6各國稅務部門出真招打擊違規行為
跨境電商是一種跨越國境的交易行為,實際交易過程中涉及關稅、增值稅等各類稅種。歐盟委員會認為,大量海外公司通過亞馬遜和EBay等電商平臺將商品銷往歐洲,造成進口國巨額稅收損失,跨境電商的稅務問題因此引起各國重視。歐盟國家近期在稅務問題上頻頻出手,取締、管制了一批違規跨境電商業務。2017年底,歐盟委員會通過新規,取消進口歐盟貨值低于22歐元的免稅政策;2018年初,德國稅務部門以涉嫌逃稅名義查封了亞馬遜上近百家中國在線零售商戶賬號并沒收商品。
如今,跨境電商競爭激烈,跨境賣家想要在充滿變數的市場中立足腳跟,還需根據跨境電商市場的形勢和趨勢,調整自己企業的經營策略,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和商品品牌溢價,增強市場競爭力。另外,尋找更具潛力的新興市場也是很好的選擇。跨境電商行業是機遇,也是挑戰,在進入新興市場前,更應在物流、支付等環節上做好準備、下足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