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王媛)作為我國對外開放領域的知名學者,上海WTO事務咨詢中心總裁、上海市政府參事室主任王新奎12日下午出席華僑銀行大廈啟用慶典時透露,上海自貿區將于本月29日揭牌。 王新奎參與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的設計。他表示,當初定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這個名稱之時,就說明這是個國家戰略,新一屆政府推進改革的整體思路將在這個自貿區得到體現。 具體對外資行而言,王新奎表示,此前關于外資銀行進入有很多限制,如開分行的限制、業務范圍、資本金的限制,未來這些要求都會放寬。 此外,他表示,未來自貿區開放的模式,將會是按照不同產品來設計不同的資本項目自由化的模式、利率和匯率自由化的模式。 12日,在華僑銀行中國成立六年之際,華僑銀行宣布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源深路1155號的華僑銀行大廈(OCBC Tower)正式啟用,這座地標性建筑共有六層,是華僑銀行至今在中國規模最大的一項固定資產投資。 上海自貿區試點歷程回顧 2009年11月 上海綜合保稅區成立,統一管理2005年12月啟用的洋山保稅港區、1990年6月全國第一個封關運作的外高橋保稅區及2010年9月成立的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 2011年 上海向國家有關管理部門提交了在上海綜合保稅區設立自由貿易園區的申請。 11月 第11屆世界自由貿易園區大會在上海浦東舉行,展現了中國特殊監管區尤其是上海綜合保稅區的發展情況。 2013年1月1日 上海在《上海市推進國際貿易中心建設條例》中首次提出要在上海“探索建立符合國際慣例的自由貿易園區”。 2月28日 上海頒布了《臨港“雙特”30條實施政策》,旨在探索和實施不同于其他地區的特殊體制,以調動區域發展的積極性,增強區域發展的自主性。 3月底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上海調研期間考察了外高橋保稅區,并表示鼓勵上海在現有綜合保稅區基礎上,研究建立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 4月18日 上海市商務委辦公室主任鄧福勝向媒體證實,上海正在配合國家有關部委制定《上海自由貿易園區建設總體方案》。 5月14日 上海自貿區項目獲得國家層面立項。 5月下旬 浦東自由貿易區試點方案經由上海市政府討論并肯定后,上報中央相關部門,進入會簽階段。 7月3日 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 上海自貿區的利好政策預期 利好一:擬開放人民幣資本項目。 利好二:構建離岸金融中心。 利好三:或推15%企業所得稅優惠。 利好四:貿易領域監管模式創新。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將實施“一線逐步徹底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區內貨物自由流動”的創新監管服務新模式,這是與上海綜合保稅區的主要區別。 利好五:探索建立負面清單管理模式,一種準入前的國民待遇嘗試。 |